(4)海水淡化处理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贫国。海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用于海水淡化的膜技术主要有反渗透、电渗透(ED)和膜蒸馏(MD)等。自从2002年,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及其组器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以来。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厂的产能规模为60多万吨,其中天津20多万吨,青岛20万多吨,河*约10万吨,天津与河北已经实现浓盐水的综合利用。“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寸l土l寸l金,很难找出足够大的场地建设盐场;另一方面,海水相当于品位较低的原矿,一些海岛面积较小,海水淡化厂的产能规模也只有一两千吨,无法实现盐化工的规模效应。这两种情况只能采取浓盐水直排模式。”
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的脱盐率高达99.6%。反渗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现在反渗透已成为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较l经济的手段。电渗析技术可直接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但其过程对不带电荷的物质,如**物、胶体、细菌、悬浮物等无脱除能力,并且能耗高,水回收率低。所以,由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出现,电渗析法海水淡化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膜蒸馏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盐率,可达到99.7%以上,被用于小型海水淡化,空调水处理项目,对离子、胶体、大分子等不挥发组分和无法扩散透过膜的组分的截留可到**,并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膜使用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
污水处理
(1)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城市污水深度处理通常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或三级排放液为水源,用反渗透(RO)对它进行最后的脱盐,脱COD、BOD以及微量**物和重金属离子的脱除,出水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但由于某些主观原因,目前大多不直接用作饮用水。
国外常将其注入地下蓄水层或淡水水库进行自然净化(通常需存放两年),也有用作工业冷却水,锅炉用水等非饮用目的。城市缺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把城市的二级出水进行处理后再生回用是解决水源短缺的一条途径。二级排放液在进RO装置前需进行预处理,以使进水水质符合RO装置的使用要求。
预处理的好坏是RO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现在,RO前采用MF或UF预处理的深度水处理过程已成为非直接饮用水回用工程中城市废水处理的工业标准,国内外都在积极地采用膜技术大规模地把城市污水开发为新的水资源。
我国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对洗浴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此工艺具有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引进挪威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进工艺,每天可提供10万吨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作为水源,使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成为可能。
循环冷却水系统各术语定义和计算公式
在工业用水中,冷却水的用量较l大。近年来,珠海市空调水处理,由于水源紧张和水源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日趋减少。这样,大量使用冷却水的工厂,都纷纷摈弃了使用一次后就直接排放的直流冷却方法,而采用或正考虑采用循环冷却的水系统。
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可分为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由于要求较高,目前未广泛应用。水的循环利用必定会使系统产生-系列问题,故需对系统进行化学处理。为便于对冷却水系统化学处理各概念及计算进行讨论,现以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该系统中冷却水由冷却塔出来,经过热交换器等换热部分后,再流回冷却塔,放出从换热部分带来的热,自身被冷却。依此重复循环使用。
冷却塔内通常设有布水器、收水器及填料等,以增加淋水与空气的接触机会。冷却塔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以机械通风的冷却塔效率高并且较l经济。在塔内水被降温冷却,循环水带来的75~80%的热量,被水吸收,空调水处理协议,其中部分被汽化而带走。其余的20~25%的热量传给空气,空调水处理公司,即当湿球温度低于水温,热由水传给空气,本身被冷却。
循环过程中,循环冷却水不断蒸发,原水所含离子也不断增浓,因此使系统中纺垢和心包倾向增血、为此系统应定细排放已浓缩的水并补充一些新鲜水,保持系统的水量平衡,同时为使水质稳定,还要定时定较往系统内投加**化学品。为了使这一过程能在合理的操作下正常运行并提高经济效益,本章首先介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各术语,并尽量以定量的数学语言加以说明。